我的账户
明湖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明湖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明湖网公众号

明湖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时政现场说丨从一棵树到一片林 三代人的绿色接力

2022-02-08 发布于 明湖网
无广告解析 http://www.8090.la/

原标题:时政现场说丨从一棵树到一片林 三代人的绿色接力

林地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2%,活立木蓄积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36.8万立方米,总经营面积140万亩……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务林人共同交出的成绩单。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

对刘军和妻子王娟来说,总书记的到来是对他们这13年工作最好的肯定。

2008年,刘军和妻子王娟来到位于塞罕坝林场深处的“望海楼”当瞭望员。当年,“望海楼”不通水电暖,大雪封山时半年无人迹。每到重要防火期,刘军夫妇每隔15分钟就要瞭望辖区方圆20公里林海的火情并汇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棵树”,是夫妻俩共同的工作态度。

离开月亮山”望海楼“,习近平来到尚海纪念林,实地察看林木长势,了解林场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我们这一代人的付出,值得!”总书记对第一代务林人的亲切关怀,让陈彦娴老人深受感动。

陈彦娴今年77岁,1964年到林场工作,她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老太太还记得她刚到林场时,为了给下一年的造林打好基础,曾冒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扛着麻绳上山劳作。实在撑不住的时候,工友们唱着革命歌曲互相鼓励,这是老太太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太提气了、太振奋了、太激动了!”49岁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一连用了三个词表达自己听到总书记讲话的感受。

1994年,陈智卿从老家邢台来到了塞罕坝,刚到林场的时候,陈智卿在最基层的营林区当库管员,当年和陈智卿同住的一位老同志是护林员,每天要走40多公里才能把辖区走一遍,看着他每天去巡山时坚定的背影,陈智卿一次次被感动,也正是从那时起,陈智卿下定决心扎根塞罕坝,成了第二代务林人。

“把这片林子管好、保护好,不辜负总书记对我们的期望。”这是总书记考察现场每一位务林人共同的心声。

28岁的刘鑫洋大学毕业后来到林场当技术员,她的爷爷和父亲也都是塞罕坝林场的务林人。现在的塞罕坝已经走上了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条件不再那么艰苦,但是“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在每一代务林人之中传承。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在沙地里播种,在石头缝里栽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一代接着一代干,才能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

责任编辑:张玉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明湖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明湖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明湖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湖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