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明湖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明湖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明湖网公众号

明湖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束缊请火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成语网

2021-11-22 发布于 明湖网

成语故事大全_成语典故_中华成语故事 四字成语-成语大全

赏劳罚罪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成语网

美猫成语网()提供成语赏劳罚罪的意思及对应读音、赏劳罚罪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赏劳罚罪造句等详细信息。访问地址:/shanglaofazui.html 成语名称:赏劳罚罪 成语读音:shǎng láo fá zuì 成语解释: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同“赏功罚罪”。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吾人奉命讨之,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军到处,不得扰民。赏劳罚罪,并不徇纵。” 成语造句:无 近 义 词:赏高罚下、赏功罚罪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繁体:賞勞罰辠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并列式成语、带劳字的成语、带罚字的成语、带罪字的成语、带赏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二个字是劳的成语、第三个字是罚的成语、罪开头的成语、罪结尾的成语、赏开头的成语、赏结尾的成语 赏劳罚罪成语接龙: 罪孽深重  孽:罪恶。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罪不可逭  罪责不可逃避。罪有应得  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罪不容诛  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罪大恶极  罪恶大到了极点。罪恶滔天  滔天:漫天,弥天。形容罪恶极大。 >> 查看全部赏劳罚罪成语接龙的信息 赏劳罚罪的意思是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同“赏功罚罪”。

一视同仁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成语网

美猫成语网()提供成语一视同仁的意思及对应读音、一视同仁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一视同仁造句等详细信息。访问地址:/yishitongren.html 成语名称:一视同仁 成语读音:yī shì tóng rén 成语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成语造句: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视同仁,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朱自清《回来杂记》) 近 义 词:天公地道、等量齐观、相提并论 反 义 词:另眼相看、厚此薄彼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平等对待 成语繁体:一視同仁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正音:视,不能读作“sì”。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一的成语、ABCD式的成语、紧缩式成语、一视同仁对对子、带一字的成语、带仁字的成语、带同字的成语、带视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一开头的成语、一结尾的成语、仁开头的成语、仁结尾的成语、第三个字是同的成语、第二个字是视的成语 一视同仁成语接龙: 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仁义君子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仁至义尽  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仁人志士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仁心仁术  心地仁慈,医术高明。仁心仁闻  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 查看全部一视同仁成语接龙的信息 一视同仁的意思是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求仁得仁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成语网

美猫成语网()提供成语求仁得仁的意思及对应读音、求仁得仁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求仁得仁造句等详细信息。访问地址:/qiurenderen.html 成语名称:求仁得仁 成语读音:qiú rén dé rén 成语解释: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成语造句:君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驱役鬼神,预人家儿女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近 义 词:如愿以偿 反 义 词:嫉贤妒能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如愿以偿 成语繁体:裘仁得仁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B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B式的成语、连动式成语、带仁字的成语、带得字的成语、带求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仁开头的成语、仁结尾的成语、第二个字是仁的成语、第三个字是得的成语、求开头的成语、求结尾的成语 求仁得仁成语接龙: 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仁义君子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仁至义尽  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仁人志士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仁心仁术  心地仁慈,医术高明。仁心仁闻  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 查看全部求仁得仁成语接龙的信息 求仁得仁的意思是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束缊请火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成语网

美猫成语网()提供成语束缊请火的意思及对应读音、束缊请火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束缊请火造句等详细信息。访问地址:/shuyunqinghuo.html 成语名称:束缊请火 成语读音:shù yùn qǐng huǒ 成语解释:束缊:束一扎可烧的大麻为火把;请火:借火。搓麻为引火绳,向邻家讨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 束缊请火的故事 成语出处:《汉书·蒯通传》:“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 近 义 词:束缊还妇、束缊举火 反 义 词:除旧布新、推陈出新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求人 成语繁体:束緼請火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连动式成语、束缊请火的故事、带束字的成语、带火字的成语、带缊字的成语、带请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束开头的成语、火开头的成语、火结尾的成语、第三个字是请的成语 束缊请火成语接龙: 火耕水耨  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火冒三丈  形容愤怒到极点。火上浇油  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火然泉达  比喻形势发展迅猛。火上弄冰  比喻一下子消失净尽。火烧火燎  比喻心里非常着急或身上热得难受。 >> 查看全部束缊请火成语接龙的信息 束缊请火的意思是束缊:束一扎可烧的大麻为火把;请火:借火。搓麻为引火绳,向邻家讨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http://www.miffv.com/dlyq.html

http://www.miffv.com/xiangxiangjueliu.html

http://www.miffv.com/hongziluanzhu.html

http://www.miffv.com/juechangjiduan.html

http://www.miffv.com/gejianchanbao.html

http://www.miffv.com/buheshiji.html

http://www.miffv.com/feiqianbuhang.html

http://www.miffv.com/youwenbilu.html

http://www.miffv.com/songhelingxiao.html

http://www.miffv.com/swgdtdsqsbl.html

http://www.miffv.com/moucaihaiming.html

http://www.miffv.com/yueguangrushui.html

http://www.miffv.com/lztxdy.html

http://www.miffv.com/rumengchuxing.html

http://www.miffv.com/cubujifang.html

http://www.miffv.com/tongpaotongze.html

http://www.miffv.com/mhbzc.html

http://www.miffv.com/bielaiwuyang.html

http://www.miffv.com/mbzh.html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明湖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明湖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明湖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湖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