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如今,几乎所有城市的旅游行业,都在疯狂参与一场追逐“网红打卡地”的比赛。 于是,各路点评、分享App上的旅游笔记,便成了现代年轻人制订旅游计划的首选参考。不过,包装在“亲测”“吐血推荐”和“小众美景”背后的,很可能只是套上滤镜的旅游陷阱。 在国际疫情严峻的当下,出国游暂时还看不到希望。为了满足甚至是强行蹭到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很多地区和景点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从去年开始,一种“中国地名+外国著名景点”的命名方法在社交网络上流行,即便是正在开发中的景点,也能摇身一变,成为媲美各大国际旅游地的网红照骗景点。 比如在小红书中搜索“云南旅行”,画风无一例外相当美好。阳光动人的小姐姐,时而辽阔宽广、时而充满意境的背景板,再配上填满emoji的细腻文字,撩动着每一位读者内心的出门欲望。 而当你仔细阅读文字内容,或者点开相关推荐,一不小心就能看到一个词:大理圣托里尼。 “大理圣托里尼”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原来的云南旅游格局——苍山洱海三塔双廊,围绕着这一风格,各路博主通过大量图片来渲染纯白建筑与浅蓝天空相互交融的艺术美感,仿佛真正在云南复刻了这个希腊小镇。 而当你满怀憧憬开始自驾游,历经赶路两小时堵车两小时停车半小时的三重磨难之后,“理想邦旅游度假小镇”的招牌与停车场上各种跑车,再次提升了你的心理预期,你发誓一定要好好享受这次的度假生活。 但当你下车之后才发现,小红书上的那些美到极致的欧洲建筑,只是建在了一片荒山野岭之上,欧式灯柱上的“租售中心”四个大字格外刺眼,你意识到这里还正在开发。 正如现实并不会给你喘息的机会一样,这里也不会等你安慰自己“来都来了”,当你犹疑地转身寻找着其他风景,后面秃山一座座,让你永远忘记了什么才叫圣托里尼。 虽然风景没有给你留下任何好印象,但是作为自驾游爱好者,小红书里拥有“治愈系色彩”的汽车,在天空的映衬下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但现实是,这样带有人工痕迹的风景,早已经被当地租车公司承包。糖果色跑车散落各地,被随意停在各种未完工建筑的门口,上面还标注着租车价格。 没有物质的浪漫就像一盘沙,都不用风吹,走几步,跑车就看不到了。当然,这个十一假期,还有游客还没有到现场,就被堵在了半路上,感叹自己被堵在了“圣托里尼大理分尼那里,网红景点害人不浅”。 来自明星的种草也是很多景区的活广告。今年春天,鞠婧祎一条超过30万转发的西双版纳游记,让很多游客在五一假期试图前往当地感受傣族在逃公主的魅力。 然而,想做公主还得靠“衣装”,69元一套的服饰和199元花船巡游仪式,赤裸裸地告诉你一切的高贵都标注好了价格。而当你受尽等待折磨以及服化道老师的谆谆教导,准备在拍摄区还原鞠婧祎的倾城美颜时,却发现星光夜市大金塔下方的劣质摆件让你丝毫提不起兴致,万人一面的拍摄动作及手法,更让人兴趣索然。甚至拍出来的照片中,人物表情都出奇的一致——尴尬,以及强颜欢笑。 去年国庆假期结束之后,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1-9月查处的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件即为“郴州舜溪谷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案”,当事人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处罚款12万元,案件的起因就是湖南郴州临武县滴水源景区内“天空之镜”项目的虚假宣传事件。 2020年5月,湖南郴州临武县滴水源景区宣布正式对游客免费开放“天空之镜”项目,在景区的宣传广告中,有一位美女背对镜头,头顶着无垠的天空,下方则是天空的倒影,意味“天空之镜”。 很多游客看到广告纷至沓来,最后发现,原来所谓的“天空之镜”并不是想象中清澈水面倒映着天空,而是景区工作人员在地面上简单粗暴地铺设了几面镜子。而本就虚假的场景,又因为游人众多,镜面上布满脚印,显得更加荒唐无稽。 最终因为差评人数众多,最后景区发布了致歉声明,称“由于宣传图片渲染过度,加上管理混乱,给广大游客造成了极为不好的体验”。 其实,“天空之镜”这个点子,并非是湖南这家景区的独创。它的本意是盐湖上有出现一薄层水,再与晶莹剔透的食盐结晶在一起时,人眼看起来就像一面镜子,也可以说是海天一色,比如玻利维亚乌尤尼就有这种景观。 但国内没有这个条件的景区,为了蹭这个热点,就纷纷买了镜子,甚至还被小红书网友曝出过某景区就建设了一个镜子高台,比前面景区铺到地上的行为还要敷衍,并且上去拍照还得要20元/位。 类似的吐槽今年国庆假期前也在微博出现了,一位名叫@你的镜仔没改名次数版的博主,吐槽小红书上很多人喜欢吹捧的“少女心粉红沙滩”,并且用了“小红书女的真的快去坐牢吧”等激烈言辞,吸引超过十六万人的点赞,并顺便带火了话题#小红书的网图滤镜有多强#。 在博主的小红书截图中,可以看到浅粉色的沙滩和海水,另一张图上的标签疑似还在怼网友关于图片色彩问题,“航拍的真实颜色还要红”“杠子们杠之前看看文案”“要杠颜色是什么红随你开心”。 结果博主亲自前往沙滩一看,发现仅仅就是所谓的粉红沙滩,就是红土和瓦砾堆组成的沙滩,海水也是平静的蓝色,跟普通景区毫无区别。 云南澄江的“粉红沙滩” 在该微博下,博主@滤镜粉碎机也放出了七月份实地探访该沙滩的视频。视频中,博主选择自驾出行,发现景区道路根本没有规划分流,进出车辆混作一团,停车极为困难。而粉红沙滩正如图片中的一样,“这种颜色(的泥土)就是在云南广为分布的红土地,成因是土质富含碳酸盐、铁和铝”。 无独有偶,在“小红书的网图滤镜有多强”话题下,还有人晒出之前看到的“沙漠地球心脏”,在博主提供的小红书截图中,确实有两颗硕大的类似心脏(或者草莓?)的地貌。 但是实地探访之后发现,别说心脏了,就连地面的颜色都是灰白一片。 飞到成都感受慢节奏的生活,再去重庆洪崖洞感受赛博朋克风格的城市,到厦门鼓浪屿放空身心,再到西安永兴坊喝一碗“摔杯酒”……一个个拥有梦幻主题的网红城市,成为新一代年轻人在假期中奔赴的目的地。 这个假期在成都小城店外排起的长队 然而去某个城市只能是“旅”,最关键的还得是“游”,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想要散心出游只是一小部分,更多人的驱动力还在于如何拍到美美的照片,收割朋友的点赞。也正因此,差异化旅游甚至“打卡经济”便油然而生。 在社交网络上屡次刷屏的小众景点乌兰察布火山公园,今年成了大热门。原本由摄影爱好者经过修饰后的火山地貌照片,如同外星球一般,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打卡。黑褐色的火山灰和土壤上,有游客和旅行社想出了穿宇航服拍科幻大片的主意,80元每小时的租金,可以让游客可以拍一张《星际穿越》式的打卡照,手持彩色烟雾棒,如同置身外星球。 然而十一假期游客之多让这里完全失去了那种置身于异世界的荒芜感,游客人人身穿宇航服,让网友不禁感叹“捅到了宇航员的老窝”“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宇航员”。 乌兰察布,盛产宇航员 在过去的一年中,丁真让理塘一夜成名,吸引很多游客慕名前往;异常火爆且只在长沙开店的茶颜悦色,让很多游客趋之若鹜,甚至一些视频博主还录制了专门坐高铁去买杯奶茶再回家的体验;拥有“不倒翁”小姐姐的大唐不夜城以及喝完酒就摔碗的“摔碗酒”,成为西安又一全新的网红旅游必打卡点…… 这些曾经在社交媒体上爆火的景点和打卡地,经常被拿来当做网红打卡地的正向案例。根据去年7月份发布的《中国潮经济·2020网红城市百强榜单》显示,长沙的“网红指数”已跃居第6位,仅次于北上广深杭。而去年10月份美团发布的《2020十一长假生活消费报告》,也描述了长沙当地旅游的火热状况:平台茶颜悦色奶茶一杯难求,订单量就超过11亿,超级文和友一桌难订,排号4万、等位2万。 虽然经济效益很强,但这些打卡点并不会长久收到流量的青睐。对于很多旅行者来说,当一个地方被人打卡太多次,便已经失去了稀缺属性。再加上这些地方只要去过的人体验都大抵相同,所以也失去了太多话题性和讨论价值。 而对于羡慕嫉妒网红城市的周边小城来说,节前还忙着在小红书上寻找小众省钱打卡攻略的人们,才是他们最想抓住的猎物。 1998年,任贤齐在《伤心太平洋》中唱到,“……茫茫人海,狂风暴雨……深深太平洋底深深伤心”,仿佛就在形容这个十一假期。 前几天,众多游客滞留太白山索道口,在猛烈的寒风中排队两个多小时才下山,网友提供的视频中,还听到有人希望通过视频求助,让山底下的人多送点衣服上来。 而在泰山,一心等待日出的游客因为凌晨的寒冷,被迫躲到了卫生间中避寒。这样的情形,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几乎每年长假都会出现。而如今比这更难受的是,当你忍受完各种等待之后,还要面对着脑中绚烂但眼前平庸的景色。 据一些财经类媒体的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旅游市场中已经有了43个小圣托里尼,102个小京都,68个小镰仓,52个小瑞士,40个小奈良。只要是知名景点加上个“小”字,就能炮制出又一个网红打卡圣地。 但这些网红景点的寿命着实堪忧,福布斯中文网曾刊文称,网红打卡正在摧毁城市旅游,其中就提到了这些“照骗打卡地”,在流量变现日趋自然的当下,很多人只是忙于收割流量,却丝毫不顾未来的发展,最终让“知名旅游城市的梦想无疾而终”。 更不用说打卡经济的衍生品:浮躁的“网红产品”“网红餐饮”,往往缺乏内涵、粗制滥造、简单复制,也让不少游客大呼失望。即使是之前好评如潮的洪崖洞,在走红之后却刻意迎合千与千寻“油屋”形象,反而被人诟病商业化过度,不仅失去了物美价廉的称号,全国随处可见的批发纪念品也让人敬而远之。 比达咨询在去年发布的《2020上半年度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中,就提到了传统旅游决策和现代用户旅游决策的区别,很多人已经从之前的获取信息、比较决策,转变为冲动决定,从小红书、抖音、综艺节目中获取信息之后才引发旅游需求,这样势必会让一些不良商家专注于买量,而忽略本身的景点体验。 当然了,作为想要认真旅游而并非单纯为了打卡的人士,还是有一些办法来避坑的。 经常休假各处旅游的小顾告诉我们,现在很多商家都会在小红书上买推广,一些详细的旅游攻略里,就可能包含这种广告。想要规避这种问题,就需要注意博主日常发布的内容类别,如果广告味道过于明显,或者内容跨度突然很大,就要多加小心。 在景点选择上,先要大致确定目的地,然后再参考攻略,不要只被推荐牵着鼻子走,看到哪里就去哪里。一些具体的设施,比如咖啡馆等,也要“货比三家”,多查查相关内容,最终确定大致的计划。尤其要警惕那些只会拍局部风景的博主,很可能这种场景就像是粉红沙滩一样,只是局部P图而已。 等到了目的地,如果感觉不对,那么千万不要总是劝告自己“来都来了”,能补救就补救,能换地就换地,简而言之,就是“见风使舵”,告诉自己:快跑! 相关阅读 网红打卡点,专坑傻白甜 国庆节的脚步近了,社交网络上少不了一堆美若天堂的小众景点推荐。 照片里,青春靓丽的男孩女孩,或深情忧伤或性感迷人,与绝美的取景地留下不可言说的情感羁绊。 最近,大数据频繁向我推荐一组“东方威尼斯”的照片。 复古滤镜下,什么都能变好看。/图虫创意 一条河流占据屏幕,两旁是老旧的楼房,在复古滤镜下焕发上世纪90年代的高级感,照片远景则是现代感十足的广州塔。女孩坐在小桥上,与“广州威尼斯”合照。配文:“小众打卡点,超级出片。” 如果不是看到定位地点,你可能会忽略这就是广州最大的城中村大塘村。大塘村与鹭江村相连,十几年来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纺织厂。外来务工人员白天在纺织厂打工,晚上住在破旧潮湿的握手楼里。 这才是广州“威尼斯”的真实生活。/图虫创意 不久前我去过大塘村,这座城中村人口密集、环境堪忧、街道上车和行人抢道行走;至于图中横亘于小城的“威尼斯大运河”,其实水质浑浊,承接着生活废水…… 都市潮人们跟着打卡攻略来到这里,根据“出片”攻略,拍下同样角度的照片,但其实,镜头之外的工人们,正为生计发愁奔波。 在出片时代,人们的一切业余生活都以“出片”为目的。在社交网络上,真实生活被糊上滤镜,成了一张张精美但经不起实地考察的“Ins风海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简化成了一个个无关痛痒的点赞。 “我又被网红打卡点骗了” 位于蒙古南戈壁省的乌兰湖因为湖水颜色鲜红,形状呈扁圆形,被网友叫做“地球心脏”。 网上照片的确震撼人,血红的湖泊被一道道弯曲的白色泥土隔开,远远看去就像一颗血脉贲张的心脏。纯净的蓝天与这纯度极高的红,成为照片中前无古人的高冷背景。 “地球心脏”太迷人了,仿佛看一眼就能让人摆脱现实生活。/@滤镜粉碎机 看到不少网友亲自前去拍到的照片,的确值得一游。/网络截图 前几天,@滤镜粉碎机团队前往乌兰湖,发现它的确拥有奇特的红色湖水,只不过,这一切基于无人机的俯拍视角。 在无人机视角下,你的确能看到雪花牛肉般神奇的湖面。可当你真正身处湖泊浅滩上,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滩滩褐色的看起来有点脏的水,上面的淤泥还散发着臭味。 有一位实诚的大哥,不加滤镜发出了这样的视频。/网络视频截图 如果说以上的地球奇观,观赏起来的确受到设备的限制,那么有些打卡点,则是挂羊头卖狗肉。 前不久,小杨被小红书博主安利了千岛湖附近的“小镰仓”,一段废弃的铁路、两辆绿皮火车以及黄色的路牌,看起来清新十足。 周末,她拉上姐妹,根据博主的路线,开了一个半小时车一路寻找,好奇“这么美的小镰仓到底在哪里”。最后,要不是她发现前面有人扛着相机排队拍照,根本认不出眼前的施工现场就是自己收藏的千岛湖“小镰仓”。 所谓的“和日本一样干净的街道”,旁边是杂草丛生的土堆,尘土飞扬,跟施工现场没什么区别。 把施工现场拍成日本小镰仓,不得不感叹网友们的敬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站在一个景点面前,却发现它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这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被冠以“小镰仓”美名的打卡点。所谓“镰仓”,是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的取景地镰仓高校前站,充满青春与怀旧。 根据“半熟财经”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类似的“小镰仓”,至少有68处。要拍到“小镰仓”并不难,铁轨、红绿灯乃至随便的斑马线,只要有心,处处都是镰仓“平替”。 有了这种思路,网红们致力于探索各式各样的打卡点。 一块草地和鹿=小奈良;蓝和白的房子=小圣托里尼;寺庙、仿古建筑=小京都;一块水中飞地=鼓浪屿…… 如果没有真鹿,假鹿也不是不行。/网络截图 但实际上,如果你第一次真正来到所谓的打卡点,你很难对着平平无奇的草地和人工涂抹的墙壁,联想到所谓的小奈良、小圣托里尼。 为此,网上出现了不少教你拍摄技巧的帖子,用简单的出片公式,手把手教你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而你要学会的,是如何对着眼前这些莫名其妙的“平替”,发挥想象力。 再不济,有了万能的网红滤镜,城中村都可以秒变度假村。黄油相机等不少拍照软件,甚至已经开发出了一套名为小镰仓、小京都、小瑞士、小垦丁的滤镜,用上这些滤镜,分分钟你也可以在国内游遍全世界。 好看的照片和类似“小镰仓”的热门标签,就是流量的保证。只要别人看着喜欢心动了,就不缺乏收藏、关注。 构图技巧,是当代网友最热衷学习的知识。/网络截图 但是,当网络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小镰仓”后,网红们需要不断开发更多拍照点和打卡点。 今年五一前后,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大批以大字为背景的打卡点。比如在湖南米粉街入口处,一面三层楼高的红砖墙因为刷了“长沙”二字,就成了城市“情绪片”拍照打卡点;同理,潮汕旅社门口的“汕头”二字,也吸引了打扮时尚的年轻人扎堆拍照。 为什么拍?这是个哲学问题。 有趣的是,当博主们忙着构图拍出大片的时候,另一边,排队买包子的人不为所动。他们不懂这群人在拍什么,也不想理会。有个不经世事的有小男孩拉着老人的袖子问,“爷爷爷爷,他们在拍什么?”老人一时竟不知怎么回答。 为“出片”而生的景点 当拍照与打卡成了年轻人休闲出行的重点之后,开发商与商家便紧随其后。 2017年完工并对外开放的武汉“DAMARAVILLAGE颜值·艺术小镇”就是一个为出片而生的商业圈。从名字来看,“颜值”二字展现了其设计的精髓。 欧式的教堂、酒窖、钟楼等错落有致,东欧女仆馆、偶像剧场、二次元摄影棚、洛丽塔体验馆等,成为网红直播的时尚地标。但由于拼贴严重、经营不善,这个精心打造的园区“塑料感”极强,如今已经消失无踪。 网红基地,为拍照而生。/新华网 2018年,合肥市庐阳区一座老旧村庄被开发商选中,改造成了安徽无水版的圣托里尼——王大郢村音乐小镇。 然而,当人们走进这座“中国内陆版圣托里尼”,与白墙蓝窗、圆顶拱门和地中海风情的露台合影,却兴趣寥寥,因为“除了能拍点照片什么都没有”。在开园初期的热闹之后,音乐小镇很快陷入沉寂。 主题公园,没了主题。/图虫创意 若只是想吸引网友打卡拍照,有时候甚至不需要大兴土木。只要找对姿势,一桶油漆、一面镜子、一个标签,就能吸引流量、快速变现。 2020年,游戏《纪念碑谷》走红,它的原型——西班牙阿利坎特卡尔佩小镇,开始被国内商家疯狂复制。尽管纪念碑谷原本只有粉红色墙壁,但国内小纪念碑谷显得更贪心,干脆把墙壁涂成橙色、绿色、黄色、红色……引起网友疯狂打卡。 广州小纪念碑谷:你想去和一堆油漆合照吗?/网络截图 想要制造土耳其棉花堡?厦门某家号称拥有土耳其风光的精品民宿,更是用十几平米刷蓝白漆的石膏板就完成了棉花堡的还原。从照片看上去,这个棉花堡水质清澈、颜色湛蓝。但当跟风去打卡的游客把脚伸进池底,就会发现看起来清澈的池子,原来是涂了蓝漆。 为了能够成为网红朋友圈里的“出片”地,商家们拼了,但显然不太走心,这几年各地纷纷跟风配置的“天空之镜”就是一个极端代表。 湖南郴州滴水源景区一个名为“天空之镜”的网红景点,引发了游客吐槽。 该景区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称,其“天空之镜”是景区斥巨资打造的,为国内首创;宣传图片更是美不胜收,仿若仙境。 网友拍摄的视频则显示,该景点只是在水上铺了几块玻璃,不仅没有反射人影的清晰效果,一群人乌泱泱踩在上面之后,甚至还布满了脚印。 天空之境,真的是一面镜子。/网络视频截图 尽管游客着实需要发挥一定想象力,才能将眼前的玻璃与宣传内容中的“天空之镜”联系起来,可是来都来了,怎么能不拍个照P个图片再走呢? 毕竟,“揭穿皇帝没穿衣服”后,自己心里也不好受。 景观社会的圈套 也许那位将城中村拍成东方威尼斯的年轻人,真有一双在平庸中发现美的眼睛。 日常风景在她眼里,自动加了相机构图方式,经由她的拍摄,人们真的看见她眼中的小资威尼斯。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在流量时代不断发现打卡点的人们,仿佛是当代的哥伦布,替我们这些不知道周末去哪儿休闲的人,探索着“诗与远方”。 不过,久而久之,发朋友圈/发××收获点赞的环节,逐渐把一切出行的目的变成了“出片”。放假休闲,逐渐被拍照打卡占据。当你在网上搜索周末去哪儿玩之后,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很出片”的攻略。 每一个出片攻略背后,都是“哥伦布”们不懈的努力。/@滤镜粉碎机 围绕“出片”,消费主义轻易包办了我们生活的每一环。买时尚的衣服、做个性的发型、买化妆品、化又美又纯又欲的妆、找个容易出片的地方打卡消费、拍照、发布到社交网络。 在社会学著作《景观社会》一书中,作者居伊·德波认为,资本社会已经从生产阶段发展到景观阶段,所有生活的细节都已经被异化为景观化的表征。而在当下,以网红文化为代表的景观生产与消费,已演变为移动社交网络时代的生活方式之一。 在这套系统中,比事物实际的体验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拍出来的样子。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成了精致生活平台里的一道道景观,通过照片这个中介,人们得以建立联系。 景观社会,一切都是景观。/Pexels 反过来,对这些线上内容的凝视与认知,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决策。 在选择住宿或者去哪里吃饭、喝下午茶的时候,人们的决策因素,变成了“适合拍照”“拍照胜地”“出片好看”——相比居住体验,拍照体验在人们的选择价值排序中,占据着越来越高的位置。 毕竟,玩得开心,只有自己知道;拍得好看,可以让全朋友圈的人知道。正如居伊所说:“无疑,我们的时代……偏爱图像而不信实物,偏爱复制本而忽视原稿,偏爱表现而不顾现实,喜欢表象甚于存在……” 社交媒体上上演着一出出现代荒诞剧。/Pexels 商家正是深谙这样的消费心理,于是越来越多的民宿、咖啡店、景点甚至消费品,开始朝着拍照导向的网红风格发展。 不仅如此,在消费社会创造的景观世界里,现实世界被架空,真实的感受消失了,记忆被一张张大片、一个个精美的Vlog替代。 消费社会的“景观”为你制造了一个逃避现实的可能,却不告诉你现实;同时,它也不会给你反思的时间,它令你眼花缭乱,只能被动地接受。 在照片中,人们看似舒适地躺在浴缸,感受着酒店落地窗外的车水马龙;看似在辽阔的无人区感受荒凉、思考人生……一切似乎自由、自然、悠闲。 可撕掉网红滤镜,精美照片上的你和我,就像景观世界的囚鸟,怎么逃,也逃不出消费主义的牢。 参考资料 [1]中国有43个圣托里尼|半熟财经 [2]《景观社会》|居伊·德波 [3]打造网红景点,就跟公号10w+,属于一种玄学|廖信忠 [4]打卡刷屏的网红民宿照片,怎么都长一个样?|谷雨数据 [5]流水线网红打卡,土不土?|勿以类聚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明湖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