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明湖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明湖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明湖网公众号

明湖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让垃圾分类真正走进市民心中

2021-07-30 发布于 明湖网
实时票房 https://m.touzitop.com/ystt/40129.html

  □文/图本报首席记者南开宇

  记者赵晓华

  实习生刘心悦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石家庄的垃圾分类越来越‘时尚’》一文在晚报刊发后,引来不少市民的讨论,有人介绍了自己的垃圾分类心得。通过“生活垃圾分类调查”,记者发现,石家庄的垃圾分类已逐步渗入市民生活,省会街头,四色分类垃圾箱渐多,这座城市更涌现出不少垃圾分类达人。垃圾分类正逐渐走进广大市民家中,看看这些达人又是如何让垃圾分类变得简单又实用。

  看看垃圾分类达人的日常生活垃圾管理

  家住高新区的市民高女士拎着几袋垃圾来到小区一个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房前,拿出积分IC卡对准箱体的扫码区,“咔哒”一声门响后,她把一袋垃圾扔进了其中一个投入口。随后,她又走向另一个投入口,将垃圾归类投放。

  高女士说,新式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房取代了之前的露天垃圾桶,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房有厨余垃圾、塑料、纸类、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多个分类投入口,投入口全部密闭,通过感应器实现自动开关门,并内置吸附过滤除臭设备。利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房进行垃圾分类,分类投放垃圾还可获积分,兑换生活物品。

  高女士可是个垃圾分类达人,几年前她就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垃圾从源头上的分类问题。“我家的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厨余垃圾、其他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高女士说,自己将垃圾桶分为了厨余垃圾桶、其它不可回收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生活中会将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扔进厨余垃圾桶,将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垃圾放入可回收垃圾桶。其他垃圾则放入不可回收垃圾桶。

  在高女士看来,虽然这样进行垃圾分类会有些费事,但习惯就会成自然。“只有每个人都明白了垃圾分类的意义,我们生活的社区,生活的城市环境才会更好。”

  市民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暑假已到,旅游季也会随之而来,那么旅游环境中如何做到垃圾分类呢?作为一名垃圾分类达人,市民吴女士说,想要做好垃圾分类,应该从物品准备做起。“提倡自带可重复使用的杯子、剃须刀、洗漱用品等,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应自带垃圾袋,将自己产生的垃圾分类收集和投放,不要随手丢弃;提倡在旅游过程中随手捡拾垃圾并分类投放,争做环保志愿者。”吴女士说道。

  随着垃圾分类氛围越来越浓,形形色色的垃圾到底该投到哪个桶里,也开始困扰石家庄的市民。家住长安区的李先生最近有一条手机数据线用坏了,在丢弃的时候他犯了难,到底算可回收物还是其他垃圾呢?实在不能区分的李先生,只能在业主群里发问。这一问,却得到了许多不同答案。“有的人说不知道的丢其他垃圾就好了,有的人却说数据线里面的金属是可回收物,但塑料要看情况,得剥开来扔,还有的人说是属于有害垃圾。”李先生说,不问不要紧,一问更加犯难了。

  后来经过一番咨询,李先生得知:数据线属于可回收物。为此,他希望以后有关部门、小区等,可以加大对不常见垃圾投放的宣传科普,让普通百姓真正知道如何分类。

  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为了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石家庄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建设垃圾分类知识体验馆,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办理垃圾分类绿色生活账户、绘制垃圾分类知识文化墙等,使垃圾分类“入眼、入心、入手”,倡导市民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科学理念。

  “零垃圾生活方式体验馆”是新华区西苑街道的一座垃圾转运站改造而成,定位一是垃圾分类科普体验宣传,二是物联网废品自助回收站,三是标准化有害垃圾分类暂存点。同时, 零垃圾生活方式体验馆建有一套垃圾分类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各类垃圾重量、运输路线、清运频次等数据进行监控及数据采集。在这里,市民可以通过游戏体验各种垃圾如何分类,兑换积分,运用专业软件直观换算通过垃圾分类已节约的木材数,二氧化碳减少数等。“无论是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还是其他垃圾都能找到与之匹配的垃圾桶。只要市民们稍加关注,多做实践,就能把‘资源’再次放回正确的地方,开启垃圾变‘宝’的循环之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位曾体验过“零垃圾生活方式体验馆”的市民说道。

  打造从源头分类、收运到终端处置的完整闭环

  在小区里建立垃圾分类驿站,在社区里面创立“零垃圾生活方式体验馆”……现在石家庄的很多居民小区都有了垃圾分类宣传区域,垃圾分类理念已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2020年以来,石家庄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建设垃圾分类知识体验馆,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办理垃圾分类绿色生活账户等,倡导市民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科学理念,让垃圾分类融入日常生活。

  7月29日,记者在石家庄街头看到,一些街边的垃圾箱正逐渐更换成四色分类垃圾箱。在维明大街与中山路,记者注意到,部分路段已经更换成漂亮的四色垃圾箱,箱体上清晰标明“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下方小字还详细写明了几类垃圾的大概投放物品种类。这些漂亮的四色垃圾箱吸引了不少路人关注,更成为了石家庄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石家庄市还积极推行居民小区“撤桶并点”工作,从源头解决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难点。将居民小区原有零散的垃圾桶全部撤掉,根据小区规模大小,合并成1个或多个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集中管理,专人督导。

  但是,做好垃圾分类只是安排好了这些垃圾的暂时归宿。那么,被正确分类的垃圾,又会流向哪里?对此,石家庄市垃圾分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市民家中的垃圾进入垃圾分类回收“第一站”后,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的相关数据会被接入智能监管平台,“乘坐”专车“去往”多个垃圾分类分拣中心进行精细化分拣处置;而其他生活垃圾将最终转运到生活垃圾处理企业,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充分焚烧后用来发电。据悉,石家庄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已逐渐形成体系建设,逐步打造从源头分类、收运到终端处置形成的完整闭环。

  ■市民、网友声音:

  网友@“云淡风轻”:转变居民的分类意识、培养居民的分类习惯很关键。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创新宣传方式,多策划一些易于接受、乐于参与、产生共鸣的活动。同时,让垃圾分类走进课堂,从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市民陈女士:现在部分小区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居民根据分类情况获得相应积分,再用积分去兑换需要的物品,很有激励效果。我觉得,兑换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动员小区周边的一些洗衣店、洗车店、理发店等参与,对市民来说可能会有更多帮助。

  市民张先生:我十分支持垃圾分类,希望可以有更多人自觉参与进来,但同时也有一些担忧。我觉得要做好垃圾分类,需要上上下下形成分类的共识。不仅要从源头开始,让每家、每个人都增强垃圾分类意识,也要保证各个环节到位,例如在清运车进行运输的时候,不能将垃圾混合倒到车上,也要按照类别运输。宣传不仅要教会人们如何分类,也要让市民知道,垃圾分类的全过程,以及后续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市民顾女士:以前扔垃圾的习惯很难改正,而且即使自己在家里面分好了类别,到楼下扔垃圾的时候也没有对应的垃圾桶。一定要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并且对表现好的住户、家庭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激发人们垃圾分类的热情。

(文章来源:燕赵晚报)

文章来源:燕赵晚报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明湖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明湖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明湖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湖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