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明湖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明湖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明湖网公众号

明湖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我从云南嫁到四川,被婆婆扇耳光,儿子被摔死,生女儿被骂是野种

2021-07-24 发布于 明湖网

我,出生在云南农村,19岁嫁到四川,却没想到,这成了我一生厄运的开始。

因为公婆对我不满意,他们一家人联合起来暴打我,经常揪着我的衣领扇我耳光,而我丈夫不敢反抗,就在一边冷眼看着,任由他们打我。

我这辈子最恨的人,就是公婆一家。

这两年,婆婆患了很严重的肾病,快要死了,我忍不住心软,连天连夜在医院照顾她。

可我还是想不通,我做错了什么?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1973年,我出生在云南北部,一个偏远又贫穷的山区。

我们家和四川只有一江之隔,近得两边的互联网都是乱的,刚通网那会儿,用手机只能买国内流量,如果用省内流量,手机会混着接收两边的信号,就会被多扣流量费。

因为隔得近,江两岸常年通婚,我们村里有不少姑娘都嫁到四川去。

(山区农村老家的那条江)

小时候,因为成绩不好,我不愿意去上学,父亲为了让我多读点书,就用鞭子抽着我去上学,经常把我打得浑身青紫。

后来,父亲又逼着我下地干活,累到我求饶,同意去上学为止。

在父亲的威逼利诱下,我硬着头皮读到初中毕业,之后死活不愿意再上了,早早地回家种地。

现在我才知道,父亲一生没读过书,不识字,但他教给我的道理,却全是对的。

我很多同学因为书读得多,现在要么在银行上班,要么当老师,甚至还有的在一线城市买了房,背着5万块一个的包包。

而我快50岁了,还在餐馆里打杂,一天干12个小时,一个月的工资才4000元,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可惜,年轻的时候,我根本体会不到这些,以为只要不读书,干啥都行,下地干活时比谁都卖力。

当时,村里的房子都是瓦房,我公公是瓦窑师傅,他来我们村里帮人烧瓦盖房子,正好看到我在田里卖力干活。

我公公是远近闻名的能人,父亲是个赌鬼,母亲是个小脚老太太,公公作为家里长子,16岁开始当家。

当时家徒四壁,只有两间漏雨的茅草房,公公帮人烧瓦,开瓦窑厂,最终修了占地1000多平的新房子,院子很大,在村里很气派。

有本事,是公公的优点,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他过于看重钱财,一辈子精于算计,闹得家宅不宁。

年轻时,公公觉得我手脚麻利、勤快,是干活的好手,就很想让我嫁给他儿子。

(丈夫年轻时)

他请人上门说媒,父母信了媒人的话,同意了这门亲事。

读书的时候,也有不少男同学追我,其中不乏家庭条件好的城里人,可我都不喜欢。

说实话,我那时候眼光挺高的,第一次看见我丈夫时,我根本瞧不起他,觉得他实在长得太丑了。

可父母对他很满意,觉得他脾气好,是个老实人,而我脾气急,得理不饶人,容易吃亏,以后和他结了婚,他会让着我,于是劝我同意这门亲事。

劝的次数多了,我也没什么主意,再加上对方确实温言细语,渐渐地,我就把人看顺眼了,同意嫁给他。

可我没想到,他就是太老实了,嫁给他,把我一辈子都毁了。

决定结婚后,一开始两家人谈得很融洽,酒席如何置办,给多少嫁妆,都说好了。

可临到举行婚礼,公公却临时变卦,不同意这门亲事。

父母一听,觉得我还没过门就矮人一头,让人看不起,怕我以后受委屈,也不同意让我再嫁过去。

可我那时候已经和丈夫两情相悦,我们不顾父母长辈意见,非要结婚。

没多久,风言风语传到父母耳里,我们这才知道,公公又看上了他们村里大队长的女儿。

(河对面是丈夫家)

当时,受到特殊年代影响,队长权利很大,家家户户都没饭吃的时候,队长的日子却好过得不得了,喂猪的东西都比我们人吃的东西好。

和队长攀上亲事,好处实在太多,难怪公公看不上我这个外地媳妇。

没多久,父母又打听到更多消息,公公作风不正,和婆婆的表妹好上了,早几年还和婆婆离婚,可两人离婚期间不但没有分家,还又生了个小儿子。

这种生活作风乱糟糟的家庭,父母无论如何看不上,不准我嫁过去,可我根本听不进去,和丈夫顶着双方父母反对的声音,毅然领证了。

我拿着结婚证回家给父母看,差点把父母气晕过去。

公公婆婆也暴跳如雷,耐不住丈夫坚持,才同意让我进门,但原来商量好的婚礼仪式全部取消了。

我就这样静悄悄的,不被承认地嫁入婆家。

公婆家不给我办婚礼,父母准备好的陪嫁,也没有让我带走,至今仍然还在娘家放着,成了父母心里永远的伤。

现在父母已经80岁高龄,说起我的婚事还是忿忿不平,泪流满面。

作为一个不被人承认的儿媳妇,公婆一家完全不把我当人看,我每天都像一头老水牛,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干活挣的钱财,却全都进了公公的口袋。

别说零花钱,除了一天管两顿饭,我和丈夫两人连衣服裤子烂了都买不起,缝缝补补接着穿。

90年代初,公公花钱给丈夫买了一辆东风牌大卡车,丈夫没日没夜地在外跑车运货,挣的钱全部要交回家给公公。

我怀孕在家,不但无人照顾,每天还要挺着大肚子下地干活,这也没什么,当时很多农村妇女都这样,我只能忍。

可万万想不到,我怀孕8个月时,他们还逼我上山砍柴,我背着柴下山回家时,脚一滑,跌坐在地上,肚子痛得差点昏死过去。

我回家后想让公婆送我去医院,他们却舍不得花钱,无论如何不肯,只让我躺在床上自生自灭。

生孩子时,不给我请产婆,婆婆也不愿意给我接生,孩子落下来半天都没人剪脐带,等我挣扎着起来看,是个男婴,但已经不会哭了。

第一个孩子,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到现在我都没搞清楚,是那一跤摔死的,还是因为没有及时接生死的。

我当时心在滴血,心中也充满怨恨。

从那以后,公婆一家再骂我,我决不肯受气,直接与他们对骂。

但他们一家人多势众,十几岁的小叔子一身蛮力,他按住我双手,婆婆揪着我的衣领,狠狠扇我耳光。

一次,两次,三次,我拼死反抗,却始终寡不敌众,而丈夫要么不在家,要么就在一旁冷眼看着。

我骂他打他恨他,问他为什么不反抗,不帮我,他却说那是他爹妈,儿子怎么能打老子,甚至劝我不要闹了,万一被公婆赶出家门,不给我们分土地,就没办法生活。

我肠子都悔青了,因为我执意要嫁给他,父母多年来从不和亲家来往,一辈子没有上女儿女婿家吃过一顿饭。

当我被欺负的消息传回娘家,老母亲整日以泪洗面,刚上中学的小弟年轻气盛,提着菜刀出门,要替我讨回公道。

(我的小弟)

但娘家条件没有婆家好,势利的公婆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家里无论如何是待不下去了。

我让丈夫带我走,我们出去打工,给自己挣条活路,可他是个窝囊废,死活不愿意,害怕挣不到钱,被饿死。

好不容易同意跟我出门打工,怕苦怕累,又不肯受气,做生意,又做什么赔什么,还把娘家嫂子给的本钱,赔得一干二净。

后来,我怀上大女儿,为了生孩子,丈夫只能带着我从家里逃走,在县里租房住。

到了生孩子的时候,男人没本事挣钱,为了省钱没去医院,我在狭小逼仄的出租屋自己生,结果差点大出血死掉。

丈夫背着我一路跑一路哭,紧急把我送到医院,才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

60多岁的老母亲听到消息,从家里凑了鸡蛋来看我,她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独自一人倒几趟车,却始终把鸡蛋紧紧抱在怀里,一个都没坏。

听说我生了女儿,公婆却把我们赶出家门,不让我们回家,还把我的衣服行李全都烧掉。

还跟村里人诋毁我,说女儿是“不知道哪里来的野种”,我只能带着孩子住到娘家。

幸好娘家嫂子人好,留我们在家里住了几年,别人都说出嫁的女儿过年时不能上桌吃饭,嫂子却从来没有嫌弃过我们。

后来我出门打工,哥哥嫂子帮我们养孩子,没有收过一分生活费。

这段岁月,成了我们三代人心中的痛。

母亲,我,女儿,一辈子都被这些事情缠绕,不得解脱。

我把女儿养大,从小我就告诉她,爷爷奶奶是世界上最坏的人,以后长大了不准报答他们,不准对他们好。

女儿心疼我,听我的话,而且公公婆婆重男轻女,对女儿从来没有好脸色,还在丈夫面前说,不要让女孩子读这么多书,反正以后都要嫁出去。

他们这些行为,更让女儿恨他们。

可后来我才知道,上一辈人的恩怨,何苦牵扯到下一代。

那些年,我日子过得苦,心中苦闷,就拿孩子出气。

刚上小学的女儿,不过才10岁而已,就会给全家人煮饭、洗衣服,在学校里回回考第一,谁见了都要夸。

可我不知足,就因为她忘记扫地这种小事情,把她骂得直哭。

(我的儿子)

女儿7岁时,我生了小儿子,不但要她照顾弟弟,还要求她处处让着弟弟,搞得家里鸡飞狗跳,姐弟之间谁也不待见谁,见面就吵架打架。

后来为了多挣点钱,我和丈夫把两个孩子丢在老家,去城里打工挣钱,几年下来,钱没挣到一分,孩子们却跟我们不亲。

女儿青春叛逆期,成绩直线下滑,动不动跟我们吵架,气得我整天以泪洗面,儿子是个闷葫芦,任你跟他说10句话,他也一声不吭。

再加上丈夫一事无成,脾气越来越暴躁,他经常对着儿子女儿发脾气,在电话里吵成一团。

我真不知道自己是造了什么孽,日子过成这样。

这些年,我一直在外打工。

打工的日子再苦再累,我也从来没有想过回家,不想面对公婆的脸色过日子,看见他们我就来气。

女儿大学毕业,我们一家人索性在城里租了房子,住在一起,儿子成绩实在太差,高中都没考上,让他来城里念个中专,周末能和我们见面。

两个孩子从小没跟我们在一起,大了我们才有机会相处。

相处的过程中,大吵小吵一直没有断过,我总是爱在孩子面前数落公婆、丈夫,让孩子有出息以后,一定让他们好看。

女儿大了就跟我不亲了,总是反问我:

“你过不得好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是我让你嫁给他的吗?你为什么要生我,你问过我的意见吗?”

要是我跟丈夫吵架要离婚,他不但不劝我,还让我赶紧离:

“只要你过得开心,离婚就离婚呗,离了你还有我,怕什么,你这辈子都为了他操劳,从来没有想过自己。”

我不知道女儿为什么能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我气得对她破口大骂,结果她气性更大,一个月没回家。

有时候我跟女儿吵架,我心想自己真是命苦,怎么就嫁了这样一个男人,生了两个白眼狼孩子,气得说:“我死了算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没想到女儿却反问我:“你是不是想我死?你再骂我,我就从楼上跳下去。”

我吓坏了,不敢吭声,尽量不惹她生气,生怕她真的跳下去,那我后半辈子可怎么活啊!

儿子就更不用说了,从小是姐姐带大的,小时候跟姐姐总是吵架打架,长大了反而只听姐姐的话,我多问他两句,他就骂我多管闲事,对我大吼大叫。

反倒是女儿看不下去,不准他用这种态度跟我说话。

有次儿子出门忘记带钥匙,请开锁匠花了300块钱开锁,不敢对我和丈夫说,只敢打电话告诉女儿。

女儿不在家,特意打电话回来叮嘱我,让我回家不要骂儿子,我虽然心疼钱,还是听女儿的话,忍住了。

因为丈夫脾气不好,总对两个孩子发脾气,孩子们都不理他,我赶紧打电话告诉他,劝他回家不要对儿子发脾气。

结果丈夫下班回来没忍住,和儿子大吵一架,儿子收拾东西要离家出走,我拉都拉不住。

儿子才16岁,真离家出走,出点事怎么办,我急得不行,又哭又求,再加上女儿打电话相劝,才把他拽回来。

我真是想不通,比起20年前,现在日子好过多了,可为什么一家人还是鸡飞狗跳。

(我的女儿)

最近这两年,女儿总是劝我想开点,不要总是怨天尤人,在她们面前抱怨,传播负能量。

我觉得她一点都不理解我,日子过得这么苦,是我不想抱怨,就能不抱怨的吗?

可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不但没有和和美美,反而经常吵得不可开交,我也知道女儿说的话是对的。

我努力调节心情,劝自己不要给孩子压力,也劝丈夫不要总发脾气,一家人终于不吵架了。

没想到,我心情好了,不跟孩子们抱怨,丈夫不发脾气,一家人不吵架,心情更好,工作更顺,日子更有盼头。

我这才相信女儿说的那句话:“不怨天尤人,靠自己,生活才会更好。”

前年,婆婆得了很严重的肾病,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丈夫接到电话,让我跟他回家照顾婆婆。

想着婆婆那些年对我不好,我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可丈夫就是太老实,他哭着说:“她是我妈。”

我心一软,只能请假回家,在病床前,辛苦照顾婆婆半个月。

(家乡因修电站拆迁)

看着那个在病床上躺着,骨瘦如柴的老人,任何人都想不到,20年前她还活蹦乱跳,那么狠地骂我,打我。

公公一辈子种地,挣了钱舍不得花,过年连压岁钱都舍不得给孙子孙女发,小辈们都不待见他。

他这些年一直没有和婆婆的表妹断了联系,两个儿子骂他不要脸,不准他去私会,几个孙子孙女还小,也在背后议论他。

有一次,婆婆跑去捉奸,但表妹还年轻,身体比婆婆壮,反而把婆婆打得鼻青脸肿。

婆婆病得快死了,公公终于良心发现,哭着喊婆婆不要死,死了没人煮饭给他吃。

抢救回来以后,婆婆后半辈子要一直吃一种很贵的药,一小支药水500块,公公倒没有不舍得花钱。

或许是年纪大了,公公虽然还是自私自利,但也知道想孙子孙女了。

我们老家拆迁,公公1000多平的老房子派上大用场。

再加上他把家里的地,大部分占着不给两个儿子分,他和婆婆两人拿到100多万拆迁款。

他已经快80岁了,钱还是舍不到拿出来分,但偶尔会念叨着要把钱留给孙子,孙女当然没有份。

我女儿跟他不亲,对他这种看法无所谓,幸好丈夫没有老糊涂,我们家的拆迁款还有女儿一份。

(家乡拆迁后)

但是我们这一辈,人老了以后,家家户户都是靠儿子养,不给女儿也正常。

所以我经常说错话,忍不住在女儿面前说,让她知道钱都是留给儿子的,还劝女儿不要和弟弟争财产。

气得女儿和我大吵一架,问我既然重男轻女,为什么生她的时候,看到她是女儿不把她掐死。

她还问我:“你们有多少财产值得我争?你们那点钱我不是挣不到,我受不了的是,明明都是你生的,你却厚此薄彼,手心是肉,手背就不是肉吗?”

我也很烦恼,我是女儿,我父母对我很好,但他们拿到30多万赔偿款,全给哥哥和弟弟分了,我和姐姐一分钱都没拿到。

我这种想法有什么不对吗?所有人都是这样做的。

再说了,我们家就80万赔偿款,还了债,买了房子,所剩无几,房子和不多的积蓄留给儿子,不是很正常吗?

虽然我早几年也说过,以后我和丈夫由儿子、女儿一起养。

可那几年还没有拆迁款,我和丈夫还欠着20万债务,这么多负债,当然有女儿一起帮忙还债,会更好。

你觉得,我说得对不对?我的想法有错吗?

作者:小七


鬼故事 http://www.bmearn.com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 明湖网
    1970-01-01
明湖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明湖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明湖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湖网 X1.0@ 2015-2020